中职教育如何让“学科教育+思政教育”实现“1+1>2”?
2024.08.23

日前,河南省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启动仪式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展示活动举行。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直播的形式,观看人次超125.5万。

集体备课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位思政课教师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认真准备、反复磨课,围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总教学目标,明确点出各个阶段的教学主题,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这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好专业资源,梳理课程内容与德育内容的共同点和关联点,以达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进而润物无声地实现德育任务。


      目前,对于中职教师而言,各个学科的课程设计大多要求教师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然而,如何增强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协同,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各类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成为了大多数学科类教师头疼的问题。

事实上,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方法都蕴含着特定的德育价值。教师如果对于如何在学科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价值信仰的引导

虽然不同类型课程的价值涵纳度存在差异,但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

2职业精神的渗透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和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应该具有的精神、能力和自觉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信普、职业作风和职业纪律等。

3哲学与人生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哲学与人生》是中职德育的必修课,是新课标中的保留科目,其中包含了诸多的原理。

4中华文化的陶冶

任何政治道路、理论及制度都建立在特定文化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应在专业教学中践行习总书记的“以文化人”思想。在教学中使用名言警句、诗文歌赋、成语典故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情景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素养,陶冶情操,接受理想道德的熏陶,获得身心双重的锤炼和提升。

此外,教师在做德育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渗透并非从外面把德育因素强加入知识中,而是知识本身就蕴含着德育的养料,而且它是知识的精髓,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德育的营养。



END



相关文章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工作相关事宜问答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工作相关事宜问答

阅读详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成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24年9月10日至15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法国里昂举行,我...

阅读详情
部分中职招生“火爆” 需理性看待

部分中职招生“火爆”需理...

近年来,中职招生一“位”难求相关话题频频成为热点,该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哪...

阅读详情